鉴赏
《若师院咏笋》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以咏笋为题材,通过描述笋芽的成长过程,表达了对修身养性、虚心学习的思考,以及对修行成仙的向往。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戢戢新芽迸旧林,
新生的笋芽若隐若现地从古老的林木中冒出,
才生有节便虚心。
刚刚生长起来的笋芽有一定的节制,表现出一种谦虚的心态。
已邻佛界黄金地,
已经接近佛陀居住的黄金之地,
更学仙家碧玉簪。
还要进一步学习仙家的修行方法,以达到仙人的境界。
失灌要须防倦仆,
如果不及时灌溉,就要防止其变得懒散衰弱,
偷餐切莫听饥禽。
同时,要避免受到饥饿的鸟类偷食。
凭师养取成修竹,
依靠师长的教导来滋养自己,成为修身养性的人,
截管终令作凤吟。
修剪竹管最终会使之成为凤凰般的歌声。
这首诗词以咏笋为主题,通过描写笋芽的成长过程,表达了修身养性、虚心学习的主题。诗人通过对新生笋芽的描绘,借喻自身的修行之路,强调了谦逊、坚韧和奋斗的精神。诗中还融入了佛家和道家的元素,表达了对佛家修行和仙家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词意境清新,语言简练,通过咏史抒怀的手法,展示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精神追求的追逐。
强至简介
宋代·强至的简介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 ► 强至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