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昼塞昏雾
出自宋代:韩维的《同曼叔诸君登醴泉观凝碧亭》
门前车马尘,当昼塞昏雾。
安知此亭上,秋色生四顾。
黄花散晴阳,赤叶变寒露。
境非游览旧,人得朋从素。
乐幽鱼群行,赏俊鸟横度。
惜无一樽酒,留连清景暮。
鉴赏
《同曼叔诸君登醴泉观凝碧亭》是宋代韩维的一首诗。这首诗以描绘秋景为主题,表现了作者在醴泉观凝碧亭上的景致和心境。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门前车马尘,当昼塞昏雾。
安知此亭上,秋色生四顾。
黄花散晴阳,赤叶变寒露。
境非游览旧,人得朋从素。
乐幽鱼群行,赏俊鸟横度。
惜无一樽酒,留连清景暮。
诗意:
这首诗以醴泉观凝碧亭为背景,描绘了门前车马尘土飞扬、昼间被浓雾笼罩的景象。然而,当作者登上凝碧亭,却看到了四面充满了秋天的景色。黄花在晴朗的阳光下飘散,红叶逐渐变成寒露。这个地方并非游览胜地,但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欣赏着幽静的鱼儿在水中嬉戏,赏识着美丽的鸟儿自由地飞翔。只可惜没有一瓶酒,让人不舍地停留在这明净的景色中直到傍晚。
赏析:
这首诗把作者登上醴泉观凝碧亭的经历与所看到的秋景融为一体,展现了作者对秋天景色的敏锐感知和对自然景致的赏识之情。诗中的对比和意象描写增强了秋天的氛围和诗人的感受。门前车马的尘土和昏雾代表了喧嚣和浑浊,与凝碧亭上的秋景形成鲜明的对比。黄花散射着晴阳,赤叶变成寒露,展示了秋天的独特魅力和生命的变迁。作者对境地的评价表明这个地方并非著名的游览胜地,但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增加了诗人对友谊和情感的思考。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留连于此的愿望,希望能有一瓶酒来更好地享受这美好的景色,但也暗示了人生短暂的限制和无法实现完美的遗憾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秋景的感受和对友情的思念,同时也透露出人生短暂和遗憾的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诗人展现了他对美的敏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韩维简介
宋代·韩维的简介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 韩维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