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和原甫见送》是宋代诗人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传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绪。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德义良所慕,风霜轻此行。
放歌留客醉,高咏见公情。
祖帐重开席,郊原少驻旌。
还知别后意,寂寞对柴扃。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韩维对于原甫的离别的感慨和思念之情。他赞美原甫的德义,认为他的旅行似乎并不受到严寒和风霜的阻碍。韩维放声歌唱,留住原甫留宿一同饮酒,高声吟咏以表达对原甫的深情厚意。祖帐再次摆开宴席,郊原上旗帜稀少,显得有些凄凉。韩维深知离别之后的情感,孤寂地对着门闩感叹。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原甫的离别表达了作者的深情厚意和思念之情。作者对原甫的德行和品质深感敬佩,认为他的行程似乎并未受到严寒和风霜的困扰,这也可以理解为对原甫坚韧不拔的品质的赞美。在别离之际,韩维以歌声和吟咏留住了原甫,希望能与他共饮一次,以表达对他的深情厚意。然而,作者心中仍然感到寂寞和孤独,对着柴扃(门闩)感叹着离别的苦楚。
这首诗词通过抒发离别之情,展示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思念之情。作者以朴素自然的语言,表达出对于友人的赞美和对别离的无奈之情,展示了人情世故中的真挚感情。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词句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韩维简介
宋代·韩维的简介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 韩维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