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韩维的名句 > 况是风流得隐侯

况是风流得隐侯

出自宋代韩维的《送沈学士知常州

“况是风流得隐侯”出自宋代韩维的《送沈学士知常州》,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kuàng shì fēng liú dé yǐn hóu,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毗陵今古号名州,况是风流得隐侯
吴岫稍迎双隼旆,洛尘凡敝几貂裘。
预期庭下无嚚讼,还向樽前作艳讴。
去去国门认不羡,画船烟浪入清秋。

鉴赏

《送沈学士知常州》是宋代韩维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毗陵今古号名州,
况是风流得隐侯。
吴岫稍迎双隼旆,
洛尘凡敝几貂裘。
预期庭下无嚚讼,
还向樽前作艳讴。
去去国门认不羡,
画船烟浪入清秋。

诗意:
这首诗词是送别沈学士前往常州的作品。诗人称颂了常州的美誉,将沈学士比作隐居的侯爵,表达了对他风华绝代的赞美。诗中描绘了吴岫山脉迎接沈学士的画面,以及沈学士在洛阳的贫困景况,几乎穿破的貂裘衣服。诗人预料到在常州府衙下不会有纷争和争议,而是会在酒宴上为沈学士唱起艳丽的歌曲。最后,诗人借画船穿越秋天的烟浪,表达了对沈学士远行的祝福和不羡慕他去国门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送别沈学士的场景,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子的情怀和风度。诗人通过对常州的称颂和对沈学士的赞美,展示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他前程的祝福。描绘吴岫山脉迎接双隼旆的景象,表达了对沈学士的崇高评价,将其比作隐居的侯爵,彰显了他的风采和才华。而洛尘凡敝的几貂裘则暗示了沈学士在洛阳的贫困境遇,与隐侯的风华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对庭下无嚚讼的预期,表现了对沈学士无忧无虑的祝福,而在樽前作艳讴的情景则展现了友人之间欢聚的场景。最后,诗人以画船烟浪入清秋的意象,表达了对沈学士远行的祝福和对他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词既描绘了景物之美,又展现了人物之情,既有对友人的赞美和祝福,又抒发了自己的心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诗人成功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并通过对沈学士的赞美和送别,展现了宋代士人的雅致风度和情谊深厚的交往。

韩维简介

宋代·韩维的简介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 韩维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