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蔡襄的名句 > 羞见耕耘陇上人

羞见耕耘陇上人

出自宋代蔡襄的《乞雨题四方院

“羞见耕耘陇上人”出自宋代蔡襄的《乞雨题四方院》,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xiū jiàn gēng yún lǒng shàng rén,诗句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年年乞雨问山神,羞见耕耘陇上人
太守自知才德薄,彼苍何事罪斯民。

鉴赏

《乞雨题四方院》是宋代文学家蔡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年年乞雨问山神,
羞见耕耘陇上人。
太守自知才德薄,
彼苍何事罪斯民。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蔡襄对农民的关切和对天灾的思考。诗中描绘了一个年年乞求雨水的场景,诗人感到羞愧,因为他见证了那些在田间劳作的农民们的辛苦。蔡襄自己深知自己的才德有限,无法施展才能来帮助农民,而天灾却频频降临,使百姓受苦。蔡襄对上天的问责表达了他对农民遭受苦难的关切和对社会不公的质疑。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蔡襄对农民遭受天灾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现象的思考。通过描绘年年乞雨的情景,诗人展示了农民们为了生计而艰苦劳作的场景,诗人自愧才德不济,无法帮助他们摆脱困境。在最后两句诗中,蔡襄直接质问上天,询问为何让这样的灾难降临在百姓身上。这种对天灾和社会不公的思考,体现了蔡襄对人民疾苦的关怀和对社会道义的追问。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农民遭受灾害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社会不公和困境中的人们的同情和思考。这首诗词呈现了宋代社会的一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贫困和不公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义。

蔡襄简介

宋代·蔡襄的简介

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 蔡襄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