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寒食西湖》是蔡襄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前雨气晓才收,
水际内光翠欲流。
尽日旌旗停曲岸,
满潭钲鼓竞飞舟。
浮来烟岛疑相就,
引去山禽好自由。
归骑不令歌吹歇,
万枝灯烛度花楼。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宋代寒食节时的西湖景象。在清晨,山前的雨气渐渐消散,湖水边的景色明亮而翠绿。整个白天,旌旗在曲岸上停留,满潭的钲鼓声竞相回荡,飞舟在湖面上穿梭。漂浮的烟雾似乎与岛屿相连,引走了山中的禽鸟,它们自由自在地飞翔。归骑们不让歌吹停息,灯烛点亮了万枝花楼,伴随归骑们度过了这个节日的夜晚。
赏析:
这首诗词以西湖的景色和寒食节的氛围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和活动,展现了节日的喜庆和生动。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山间雨气散去后的清新和湖水的明亮翠绿。旌旗停留、钲鼓声回荡以及飞舟穿梭的描写,展示了节日庆祝活动的热闹场面。诗人通过描绘烟雾与岛屿相连、山禽自由飞翔的情景,表达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最后两句诗表达了归骑们欢乐高歌、灯烛照亮花楼的情景,给人以节日的温馨和喜庆之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西湖寒食节的景色和活动,以及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氛围,让读者感受到了节庆的快乐和美好。
蔡襄简介
宋代·蔡襄的简介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 蔡襄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