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武夷有感十一首》是宋代诗人白玉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雨余秋藓几堆锦,
日出朝葵千簇金。
对景适然发清啸,
野猿惊泣绿杨深。
中文译文:
雨过后,秋天的苔藓堆成了一堆锦缎,
太阳升起时,朝葵花金灿灿地绽放。
面对美景,我不禁发出清脆的啸声,
野猿也因为绿杨林的深处而惊叫哭泣。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武夷山的感受和思考。雨后的秋天,大地上的苔藓像堆叠的锦缎一样美丽。当太阳升起时,朝葵花在金色的阳光下绽放,给人以瑰丽的景象。面对这样的景色,作者内心充满了喜悦和兴奋,不禁发出清脆的啸声。而在绿杨林深处,野猿也因为这美景而惊叫哭泣。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在武夷山的感受和情绪。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和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雨后苔藓堆叠如锦缎的美丽,以及朝葵花在阳光下的金黄色彩。作者面对这样的景色,内心充满了喜悦和激动,发出清脆的啸声,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诗中还出现了野猿的惊叫哭泣,给整个景象增添了一丝神秘和动人的色彩。通过这些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景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清新,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受。
白玉蟾简介
宋代·白玉蟾的简介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 白玉蟾的诗(1篇)〕猜你喜欢
- 知几多深意
-
颓颜更被别离凋
出自 唐代 武元衡: 《同幕中诸公送李侍御归朝》
- 帝命重开旧閤崇
- 嗟哉汉诸孙
-
天心克复理好还
出自 宋代 魏了翁: 《歌诗三十五韵送前知隆庆任侯赴召》
-
岂知万颗垂黄实
出自 宋代 胡寅: 《冬至前月赴季父梅花之集与韩蒲向宪唐干诸人》
-
晨光夕钟鼓奏
出自 宋代 王之道: 《用东坡三峡桥韵赠源上人》
-
视此意何如
出自 宋代 李吕: 《癸丑季春上洲颓岸出败冢冢中有砖云元嘉二十》
- 不异在新丰
- 健忘偏于养性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