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我数枝石灯草
出自宋代:白玉蟾的《赠玉隆王直岁游武当山》
西山猿啼啼不已,千岩万壑绿烟起。
杖头挑月过潇湘,去饮清阳涧下水。
清阳涧上五龙池,池边落叶不敢飞。
太玄真人去未归,七十二峰空斜晖。
峰头有人名(外囗里力)火,洞泉飘出松花老。
他年君自武当回,惠我数枝石灯草。
鉴赏
《赠玉隆王直岁游武当山》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白玉蟾。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历武当山的景色,并以此赠送给玉隆王直岁(可能是朋友或知己)。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西山猿啼啼不已,
千岩万壑绿烟起。
杖头挑月过潇湘,
去饮清阳涧下水。
清阳涧上五龙池,
池边落叶不敢飞。
太玄真人去未归,
七十二峰空斜晖。
峰头有人名(外囗里力)火,
洞泉飘出松花老。
他年君自武当回,
惠我数枝石灯草。
这首诗以山水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在游历武当山时的感受和情怀。下面是对诗意和赏析的解读:
诗的开头,描述了西山的猿猴长时间的啼叫声,表现出山野的宁静和动物的自由自在。接着描绘了千岩万壑间葱翠的烟雾,形象地表达了山脉的壮丽景色。
接下来,作者以行走杖为辅助,翻过湘江,来到了清阳涧,准备在那里饮水。清阳涧上有一个名为五龙池的地方,池边的落叶因为池水的净化而不再飞扬。这里有一个太玄真人,但他已经离去,七十二峰上的阳光斜照,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在诗的最后部分,峰头上有一个名为外囗里力(音译)的人,他的名字像是火焰一样。洞泉中飘出松花,显现出岁月的流转和自然的美妙。作者期待着朋友自武当山归来,希望朋友能够赠送给他一些武当山的石灯草。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山水之间的联系,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友情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对武当山景色的描绘,也展示了中国传统山水诗词的艺术特色。
白玉蟾简介
宋代·白玉蟾的简介

白玉蟾(1194 - ?),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 白玉蟾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