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文同的名句 > 至诚通祝版

至诚通祝版

出自宋代文同的《狗溪迎湫祈雨辄应

“至诚通祝版”出自宋代文同的《狗溪迎湫祈雨辄应》,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ì chéng tōng zhù bǎn,诗句平仄:仄平平仄仄。

夏雨渴久矣,秋苗忧杭然。
至诚通祝版,灵贶逐香烟。
桐祓应无讼,囷仓定有年。
曹公三大堰,一夜满民田。

鉴赏

《狗溪迎湫祈雨辄应》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文同。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夏天的雨水已经干旱太久,
秋天的庄稼焦急地等待着雨水。
真诚的祈祷传达到天神,
灵验的福祉随着香烟而来。
桐木上的祓禊仪式必定能消除争议,
粮仓里的储存必定有丰收的一年。
曹公修建的三座大堰,
一夜之间满溢着农田的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夏季久旱的景象和人们期盼着雨水滋润庄稼的心情。诗人表达了对于雨水的渴望和对农田丰收的期望。

首先,诗人描述了夏雨旱久的情况,揭示了大地的干旱和人们对雨水的渴望。夏天的雨水对于庄稼的生长至关重要,而长时间的干旱使得农作物面临着生长困难,秋苗焦急地等待着雨水的滋润。

接着,诗人描述了人们诚心祈祷的情景。他们以至诚的心意向天神传达祈祷,希望能得到上天的眷顾。这种真诚的祈祷使得福祉随着香烟而来,表达了信仰和宗教仪式的力量。

诗中提及的桐木祓禊仪式是一种祈雨的仪式,通过舞蹈和祭祀,以期能带来雨水。诗人认为这样的祭祀必定能够消除人们之间的争议,以和谐的方式迎接雨水的到来。

最后,诗人描述了曹公修建的三座大堰,一夜之间满溢农田的水。这种场景暗示着雨水的丰沛和给人们带来的丰收。曹公修建的水利工程为农田灌溉提供了便利,使得农田能够得到充足的水源,从而带来了丰收的希望和喜悦。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干旱的景象、祈祷仪式以及雨水的丰沛,表达了人们对于雨水的渴望和对农田丰收的期盼,展现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宋代人们对于水利工程的重视,以及通过水利工程带来的丰收和农田灌溉的重要性。

文同简介

宋代·文同的简介

文同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 文同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