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又送刘著作》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文同。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北地戎马后,凋残今几年。
边民此天幸,县令若君贤。
况自储蓄久,定知摩抚全。
好须图善政,能为作诗传。
诗意:
这首诗词是作者文同送别刘著作的作品。诗中描绘了北方边地战乱后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刘著作的告别之情。作者认为刘著作能够担任县令一职,对边民来说是一种幸运。他相信刘著作能够以自己多年的储蓄和经验来安抚并改善这个地区的状况。最后,作者鼓励刘著作要努力实施善政,并能够通过自己的诗作传达美好的价值观。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北方边地的艰难处境和对刘著作的祝福。诗中的"北地戎马后,凋残今几年"一句,以一种凄凉的语气表达了北方战乱的后果,揭示了当时边地的困境。接着,作者表达了对刘著作的赞美和期望,认为他是一个贤能的县令,能够给边民带来幸福。"况自储蓄久,定知摩抚全"这句话展现了刘著作多年的积蓄和经验,使读者对他的能力产生信心。最后,作者提醒刘著作要注重善政,并鼓励他通过自己的诗作传达美好的价值观,展现了对刘著作的期望和鼓励。
整首诗词流畅简洁,用词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描写北方边地的残破景象和对刘著作的期望,表达了对和平安定的向往和对有能力、有担当的官员的赞美。这首诗词既有写实的意味,又融入了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稳定和善治的渴望。
文同简介
宋代·文同的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 文同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