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岳甫的名句 > 自有松风时度曲

自有松风时度曲

出自宋代岳甫的《凌丹亭

“自有松风时度曲”出自宋代岳甫的《凌丹亭》,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zì yǒu sōng fēng shí dù qǔ,诗句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石门莎径绿回环,月挂虚檐滴露寒。
自有松风时度曲,我琴高挂不须弹。

鉴赏

《凌丹亭》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岳甫。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石门莎径绿回环,
月挂虚檐滴露寒。
自有松风时度曲,
我琴高挂不须弹。

中文译文:
石门上长满了绿色的莎草,弯曲回环。
月亮挂在虚檐下,滴下寒冷的露水。
只需有松风吹过,曲调便随之而流动,
我高悬的琴,无需弹奏。

诗意解析:
《凌丹亭》描绘了一个安静而幽美的景象。石门莎径上长满了绿色的莎草,给人一种青翠的感觉。夜晚,明亮的月亮挂在虚檐下,露水滴落,寒意袭人。诗人提到自有松风时度曲,意味着只要有风吹过,曲调便会自然流动,不需要弹奏。最后,诗人描述了他高悬的琴,说明他对这美景的欣赏已经达到了一种超越物质的境界,无需实际操作,只需欣赏即可。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敏感和独特的鉴赏力。石门莎径的绿色和滴落的露水,以及高悬的琴,都表达了一种超越日常世俗的心境。诗中的"凌丹亭"是作者心灵的归宿,通过与自然的交融,达到了灵感和安宁的境地。

诗中的"自有松风时度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顺应和融合,如同松树随风起舞一般。这种顺应自然的姿态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态度,强调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

整首诗的意境清新宁静,以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对宁静心境的追求,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与自然相处的思考。

岳甫简介

宋代·岳甫的简介

岳甫(1137—1204),字葆真、大用,号周伯,相州汤阴(今河南)人。岳飞之孙,岳云的长子,1183年(孝宗淳熙十年),岳甫知池州。1185年(淳熙十二年),提举浙东常平。1186年(淳熙十三年),以朝奉郎知台州兼提举本路常平茶盐,寻移知庆元府兼主管沿海制置司公事。1188年(淳熙十五年)除尚书左司郎官,累官至吏部尚书。《全宋词》存其词两首。

...〔 ► 岳甫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