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赵师侠的名句 > 蛛丝卜巧

蛛丝卜巧

出自宋代赵师侠的《鹊桥仙(丁巳七夕)

“蛛丝卜巧”出自宋代赵师侠的《鹊桥仙(丁巳七夕)》,诗句共4个字,诗句拼音为:zhū sī bo qiǎo,诗句平仄:平平仄。

明河风细,鹊桥云淡,秋入庭梧先坠。
摩孩罗荷叶伞儿轻,总排列、双双对对。
花瓜应节,蛛丝卜巧,望月穿针楼外。
不知谁见女儿忙,谩多少、人间欢会。

鉴赏

《鹊桥仙(丁巳七夕)》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赵师侠。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明河风细,鹊桥云淡,
秋天进入庭院,梧桐树上的叶子先落下来。
摩孩罗荷叶伞儿轻,
总是排列成一对一对。
花瓜应节,蛛丝巧布,
望着月亮,穿过针眼的楼外。
不知道有谁看到女儿们忙碌,
猜不出有多少世间的喜悦。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七夕节的景象。明亮的河流风吹过,鹊桥上的云淡淡的。秋天的脚步悄悄进入庭院,梧桐树的叶子先落下来,预示着季节的变化。摩孩罗荷叶做的伞轻盈而美丽,它们成对排列。花瓜用来应节,蜘蛛丝被巧妙地编织,从楼外的针眼穿过,望着明亮的月亮。诗人不知道有谁看到女儿们忙碌的身影,也无法估量出人间有多少喜悦。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七夕节的情景。明河风细和鹊桥云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清凉宜人的氛围。秋天的到来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变化,梧桐树叶的落下则使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摩孩罗荷叶做的伞轻盈婉约,花瓜和蜘蛛丝的巧妙运用,展示了诗人对细节的关注和艺术的表现力。

诗人通过描绘月亮和针楼外的景象,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了七夕节的主题——牵牛星和织女星的相会。诗中的女儿们忙碌的身影象征着人间的喜悦,而诗人却无法得知有多少人在欢聚庆祝。这种对人间欢会的想象,增添了诗词的浪漫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展现了七夕节的特殊意义和人间的喜悦,给人以美好的遐想和情感的共鸣。

赵师侠简介

宋代·赵师侠的简介

赵师侠(生卒年不详)一名师使,字介之,号坦庵,太祖子燕王赵德昭七世孙,居于新淦(今江西新干)。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饶宗颐《词籍考》卷四:“其跋孟元老《梦华录》云:”余侍先大父,亲承謦咳,校之此录,多有合者,今甲子一周,故老沦没,因镌木以广之。淳熙丁未(1187)十月,浚仪赵师侠介之书于坦庵。‘似师侠生于建炎元年(1127)以前。集中有重明节词,则当光宗以九月四日为重明节之世。所署最后年干为乙巳,则宁宗庆元三年(1197)也。有《坦庵长短句》一卷。

...〔 ► 赵师侠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