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徐铉的名句 > 秋光如水雨如丝

秋光如水雨如丝

出自唐代徐铉的《秋日雨中与萧赞善访殷舍人于翰林座中作

“秋光如水雨如丝”出自唐代徐铉的《秋日雨中与萧赞善访殷舍人于翰林座中作》,诗句共7个字,诗句拼音为:qiū guāng rú shuǐ yǔ rú sī,诗句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野出西垣步步迟,秋光如水雨如丝
铜龙楼下逢闲客,红药阶前访旧知。
乱点乍滋承露处,碎声因想滴蓬时。
银台钥入须归去,不惜馀欢尽酒卮。

鉴赏

《秋日雨中与萧赞善访殷舍人于翰林座中作》是唐代徐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野出西垣步步迟,
秋光如水雨如丝。
铜龙楼下逢闲客,
红药阶前访旧知。
乱点乍滋承露处,
碎声因想滴蓬时。
银台钥入须归去,
不惜馀欢尽酒卮。

诗意:
这首诗以秋日雨中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萧赞善一起访问殷舍人的情景。诗人野外行走,却因为雨势缓慢而步履艰难。秋光如水,雨如丝,形容了秋日雨天的柔和氛围。在铜龙楼下,诗人偶遇了闲散的游客,他们一同前往红药阶前拜访诗人的旧友。雨滴散落在露水的地方,发出扑簌的声响,引起了诗人对往昔滴水的时刻的回忆。最后,银台的钥匙必须归还,表示访问结束,但诗人并不舍得结束欢乐的时光,愿意尽情享受酒宴。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日雨中的景色和人物活动,展示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诗人运用细腻的描写手法,将秋光如水、雨如丝等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通过活泼的语言,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柔和的秋日雨天的世界。

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也十分生动。铜龙楼下的闲客和红药阶前的旧友,展示了人们在雨中相遇、交流的情景。雨滴的声音触发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使得诗词的情感更加丰富。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态度。银台的钥匙必须归还,意味着访问的结束,但诗人并不愿意结束欢乐的时光,宁愿尽情享受美好的酒宴。这种豪爽的态度,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鲜活的形象,展示了秋日雨中的景色和人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友情的赞颂。

徐铉简介

唐代·徐铉的简介

徐铉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 ► 徐铉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