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守如无事
出自唐代:吕温的《奉送范司空赴朔方(得游字)》
筑坛登上将,膝席委前筹。
虏灭南侵迹,朝分北顾忧。
抗旌回广漠,抚剑动旄头。
坐见黄云暮,行看白草秋。
山横旧秦塞,河绕古灵州。
戍守如无事,惟应猎骑游。
鉴赏
《奉送范司空赴朔方(得游字)》是唐代诗人吕温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写的是吕温向范司空送行的场景和情感。
诗中第一句“筑坛登上将,膝席委前筹。”描绘的是吕温在筑坛登上将坛的场景,他膝盖上铺着席子,倚在筹备会前事务。这一景象表达了吕温对范司空的敬意和向往。
接下来的两句“虏灭南侵迹,朝分北顾忧。”表达了吕温对南方敌人的击败和北方边境的忧虑。虏、朝指的是敌国,南侵指南方敌人的侵略行为,北顾表示吕温对北方边境的关注和忧虑。
后两句“抗旌回广漠,抚剑动旄头。”可理解为吕温抗旌回朔方的秋天,抚剑挥动着旗帜。这表达了他秋天离开宫廷,投身朔方的决心和豪情。
接下来的两句“坐见黄云暮,行看白草秋。”描绘的是吕温登上山头,看到黄色的夕阳和满山的白色草地。这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离开宫廷的目的和忧虑。
最后两句“山横旧秦塞,河绕古灵州。戍守如无事,惟应猎骑游。”描述的是山脉横跨在旧秦塞之上,河流环绕着古老的灵州城,守军如同无所事事,只有猎骑才能自在游荡。这反映了边境戍卫的特殊环境和吕温选择边境的原因。
整首诗通过描绘吕温送行和吕温与范司空的情感,表达了对南方敌人的打击、对北方边境的忧虑,以及吕温离开宫廷,投身边境的决心和豪情。诗意凝练,通过景物描写和隐喻的手法,展现了吕温的胸怀和边境的特殊环境,凸显唐代的英雄气概和边塞人的豪情。
吕温简介
唐代·吕温的简介

吕温(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 ► 吕温的诗(1篇)〕猜你喜欢
-
却忆去年趋盛会
出自 宋代 王之道: 《玉楼春(和令升正月五日会客)》
- 溪水千重返照波
-
谁伴醉如泥
出自 唐代 殷尧藩: 《醉赠刘十二(一作寄岭南张明府)》
-
赖寄新珠玉
出自 唐代 韩愈: 《奉和兵部张侍郎酬郓州马尚书祗召途中…郓州之作》
-
天女乘云献玉衣
出自 宋代 王珪: 《端午内中帖子词·皇后阁》
- 移舟夜向湖边泊
-
何如并马向燕台
出自 沈野: 《汪长文张成叔北上便道见访》
- 留他马上说诗书
- 今人知者几
- 人开马度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