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
及第后答潼关主人
本欲云雨化,却随波浪翻。
一沾太常第,十过潼关门。
志力且虚弃,功名谁复论。
主人故相问,惭笑不能言。
诗词的中文译文:
及第之后回答潼关主人
本来希望像云雨般化作农田的雨水,
却随波浪的翻滚。
一次进入太常府,
十次穿过潼关城门。
志向和努力都被放弃,
功名又有谁会评价呢?
主人了解我的处境而问起,
我惭愧地笑着无法说出。
诗意:
这首诗是吕温作为应答朋友的一首诗,表达了他的失意和无奈之情。吕温希望通过功名成就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却发现自己陷入了沉沦的波浪之中,无法实现理想的转变。他曾经入太常府,也曾多次经过潼关城门,但这些经历并没有给他带来果实,他的志向和努力都化为了虚无。他对功名已经心灰意冷,不再去追求,也无法再对他人表达自己的失意。
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对自身功名无望的失望和困惑之情。尽管他也有过一些成就,但是这些都没有给他带来真正的满足和快乐。他意识到追求功名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反而让自己陷入了迷惑和迷失之中。作者的诗词简洁明了,用词朴实,表达出他对自己处境的深深思考和无奈。整首诗以对话的形式展开,通过主人的询问和作者的回答,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无言和无语。这使得诗词更具有现实主义的色彩,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作者的内心痛苦和无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对话的形式,传达了作者希望但未能实现的愿望和对功名追求的无望。它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困惑和失落,给人以深思的启示。
吕温简介
唐代·吕温的简介

吕温(771~811) 字和叔,又字化光,唐河中(今永济市)人。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 ► 吕温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