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杜甫的名句 > 终日思其居

终日思其居

出自唐代杜甫的《溪涨

“终日思其居”出自唐代杜甫的《溪涨》,诗句共5个字,诗句拼音为:zhōng rì sī qí jū,诗句平仄:平仄平平平。

当时浣花桥,溪水才尺馀。
白石明可把,水中有行车。
秋夏忽泛溢,岂惟入吾庐。
蛟龙亦狼狈,况是鳖与鱼。
兹晨已半落,归路跬步疏。
马嘶未敢动,前有深填淤。
青青屋东麻,散乱床上书。
不意远山雨,夜来复何如。
我游都市间,晚憩必村墟。
乃知久行客,终日思其居

鉴赏

《溪涨》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溪水暴涨的景象,并表达了作者对归家和思乡的渴望。

诗中的溪水原本只有一尺多深,但在秋夏季节却突然泛溢,涨得非常高。水中的白石都能清晰可见,甚至可以看到水中有车辆经过。这种景象让蛟龙等水生动物也感到困窘,更何况是鳖和鱼呢。

诗的第二部分描写了天渐渐黑下来,杜甫要回家了,但回去的路很难走。马嘶声还未响起,前方已经有深深的泥坑堵住了去路。他看到屋东的麻布散乱在地上,床上的书也乱七八糟。没想到远处的山上突然下起了雨,夜晚又会是怎样呢。

最后一部分表达了作者长期游历在外的心情。无论在城市还是村落,晚上休息的时候,他总是会想起自己的家乡。这使他意识到,长期离家的旅行者,始终会思念自己的家。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溪涨的景象和作者的心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渴望。诗中的意象生动,用词简练,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 杜甫的诗(1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