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堂连广厦
出自宋代:苏颂的《寄题徐郎中鄱阳高居望云台》
子牟在江海,心存魏阙下。
君居虽远方,不忘朝廷者。
筑室负郊郭,虚堂连广厦。
浮梁江湖间,风物最萧洒。
官罢得优间,一到休车马。
开轩命宾客,棋壶杂觞斝。
园亭助登览,山川入骚雅。
霄汉不可跂,惓惓谁能舍。
目睇西北云,丹成此倾泻。
出还拥旌旟,归复傲林野。
真得吏隐趣,岂累荣名假,宦游羁绁中,适意如君寡。
鉴赏
《寄题徐郎中鄱阳高居望云台》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子牟在江海,心怀魏阙之下。
君居虽远方,却不忘朝廷。
筑起府邸负担郊郭,宽敞的厅堂相连。
悬浮的桥梁在江湖间,景色最为幽雅。
官职告别了繁忙,一到这里便放下了车马。
敞开窗户款待宾客,棋局和酒杯交杂。
园亭辅助登高游览,山川景致进入骚雅的诗意。
苍穹之上不能止步,心绪纷纷谁能舍弃。
目光望向西北方的云,红霞倾泻而下。
出门时抱着旌旗,回归时又以傲慢面对林野。
真正得到了隐逸者的乐趣,岂会因虚名而累赘,
在宦海游荡与束缚之中,恰如你一样自由自在。
诗意:
这首诗以徐郎中高居鄱阳望云台的身份为背景,表达了苏颂对徐郎中的景仰之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郊外的府邸、江湖的桥梁和山川的景致,展现了清幽宁静的环境,与忙碌的官场形成鲜明对比。作者将徐郎中的隐逸生活与自己在官场的境遇进行对比,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泊。
赏析:
这首诗以苏颂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悟为基础,通过对徐郎中隐逸生活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繁忙、功名的厌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描写,通过对府邸、桥梁、山川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幽雅恬静的氛围。同时,通过对自由与束缚、名利与隐逸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反思。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苏颂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由心境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苏颂简介
宋代·苏颂的简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 ► 苏颂的诗(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