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南叔兄藏修阁息游观》翻译及注释
中存外羽即藏修,夙寤晨兴此息游。
要把孟轲三勿看,更将夫子四於求。
颜渊陋巷乐何事,曾皙风雩咏不休。
此意斯须不容离,敢申郑义儆悠悠。
注释:tí nán shū xiōng cáng xiū gé xī yóu guān题南叔兄藏修阁息游观
《题南叔兄藏修阁息游观》是宋代魏了翁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存外羽即藏修,
夙寤晨兴此息游。
要把孟轲三勿看,
更将夫子四於求。
颜渊陋巷乐何事,
曾皙风雩咏不休。
此意斯须不容离,
敢申郑义儆悠悠。
译文:
内心深藏修养之意,
早起宁静以此解闲。
要摒弃孟轲三个勿,
更要追随孔子四个求。
颜渊在狭巷中乐何事,
曾皙吟咏风雨不停。
此意必须不可离弃,
敢以郑义警示悠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南叔兄藏修阁为题,表达了作者对修身养性的追求和对儒家学说的崇敬。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作者清晨早起,静心修养,以此来放松自己。通过“内心深藏修养之意”和“早起宁静以此解闲”的表达,诗人展示了内心的宁静和对修身养性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中,作者提到了孟子和孔子。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他的教诲强调了做人的三个“勿”:不可不忧、不可不惧、不可不患。而孔子则提出了四个“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敬鬼神而远之。这里作者呼吁自己要摒弃孟子的三个“勿”,更要追随孔子的四个“求”,以儒家的教诲为指导,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第五、六句提到了颜渊和曾皙,他们都是孔子的学生和儒家学派的重要人物。颜渊在狭巷中仍能快乐,曾皙吟咏风雨也不停。这表达了他们对儒家学说的坚守和对学问的热爱。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追求的坚持,认为这种意志不可动摇,勇敢地倡导郑国的义务,警示世人应该保持儒家思想的悠远和深远。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述内心的修养和对儒家学说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德和精神追求的向往,同时也呼吁人们坚守儒家的伦理道德,以此引导社会风尚。
魏了翁简介
唐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27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