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诗文 > 翻译及注释

《恭和闻喜宴赐毛自知以下御制》翻译及注释

宋代魏了翁

昭代宾贤礼意诚,镐京设席蔼儒缨。
龙飞十二周星纪,鹏运三千击水程。

注释:gōng hé wén xǐ yàn cì máo zì zhī yǐ xià yù zhì恭和闻喜宴赐毛自知以下御制

《恭和闻喜宴赐毛自知以下御制》是宋代文学家魏了翁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宴会赐宴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主人对于宾客的尊敬和喜悦之情。

诗意:
诗词的中心思想是恭贺和喜庆,通过描述宴会的盛况和庄严的礼仪,展现了主人的虔诚和真诚。宴会上,主人以盛大的气氛迎接来宾,庆贺喜事。诗中提到的昭代宾贤、镐京设席蔼儒缨,以及龙飞星纪、鹏运击水程等意象,都象征着吉祥和繁荣。整首诗流畅而华丽,充满了喜庆和美好的祝愿。

赏析:
这首诗词以恭和闻喜宴为主题,展现了宴会的喜庆和庄重。诗人通过对宴会盛况的描绘,表达了对于喜事的庆贺之情。昭代宾贤,体现了主人对贤达的敬意和赞赏;设席蔼儒缨,展示了主人对学者的重视和礼遇。龙飞星纪、鹏运击水程等意象,寓意着主人的吉祥和繁荣,亦可视为对来宾的祝福。

诗词运用了辞章华丽、意象丰富的表达方式,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写,展示了主人的喜悦和庄重。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押韵工整,给人以愉悦的阅读感受。同时,通过对喜庆场景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喜事的祝福和美好的祈愿,给读者带来了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总之,这首诗词以宴会赐宴的场景为背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主人对于宾客的尊敬和喜悦之情。诗词展现了喜庆和庄重的氛围,同时寄托了对来宾的祝福和美好的愿望。

魏了翁简介

唐代·魏了翁的简介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 魏了翁的诗(127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