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gài ㄍㄞˋ

氵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U+6F11
汉语字典

氵部

14画

4画

左右结构

gai

gài

IRXQ

EHPU

VNHR

31112

6F11

44132511351535 点、点、提、撇、竖、横折、横、横、撇、竖弯钩、横、竖折/竖弯、撇、竖弯钩

漑字概述

折叠展开

〔漑〕字拼音是gài,部首是氵,总笔画是14画。

〔漑〕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既”或“氵、旣”。

〔漑〕字仓颉码是EHPU,五笔是IRXQ,四角号码是31112,郑码是VNHR

〔漑〕字的UNICODE是U+6F11,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28433,UTF-32:00006f11,UTF-8:E6 BC 91。

〔漑〕字异体字是

漑的意思

折叠展开

gàiㄍㄞˋ

基本解释

“溉”的旧字形。

漑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38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645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593頁,第12

唐韻》:古代切;《集韻》、《韻會》:居代切,漑音概──水名。
說文》:水,出東海桑瀆覆甑山。

又,灌注也。
史記・河渠書》:西門豹引漳水漑鄴。

又,滌也。
詩・檜風》:漑之釜漑

又,沆漑,徐流也。司馬相如〈上林賦〉:滂濞沆漑。

又,《廣韻》:居豙切;《集韻》、《韻會》:居氣切,漑音既──義同。

又,與既通。
史記・五帝紀》:帝嚳漑執中,而徧天下。〔註〕古既字。

又,《集韻》:戸代切──與瀣同。

注解

〔漑〕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漑〕字拼音是gà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旣

〔漑〕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gài] ⑴ “溉”的旧字形。

漑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漑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water

漑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漑(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漑(简·秦·放马滩) 放马滩

漑(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漑(简·秦·关沮) 关沮

漑(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漑(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漑(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漑(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漑(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