箨的笔顺
箨字概述
〔箨〕字拼音是tuò,部首是⺮,总笔画是14画。
〔箨〕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择”,五行属火。
〔箨〕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竹,择声。本义是竹皮、笋壳。
〔箨〕字仓颉码是HQEQ,五笔是TRCH86,TRCG98,四角号码是88554,郑码是MDXB,中文电码是4703,区位码是8374。
〔箨〕字的UNICODE是U+7BA8,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656,UTF-32:00007ba8,UTF-8:E7 AE A8。
〔箨〕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三级字表中,序号7690。
〔箨〕字异体字是籜、𥷐。
箨的意思
箨籜
tuòㄊㄨㄛˋ基本解释
◎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竹,择声。本义:竹皮、笋壳) 同本义bamboo shoot' s shell。
启陨箨以艺粟菽。 —— 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新笋初脱之箨。
箨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58頁,第8字
同文書局本: 第904頁,第35字
標點整理本: 第865頁,第14字
音《廣韻》、《正韻》:他各切;《集韻》、《韻會》:闥各切,音託。
《類篇》:竹皮也。謝靈運詩:初篁苞綠籜。〔註〕籜,竹皮也。
例又,草名。
《山海經》:甘棗之山,其下有草,葵本而杏葉,黃花而莢實,名曰籜,可以已瞢。
注解
〔籜〕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籜〕字拼音是tuò,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擇。
〔籜〕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tuò] ⑴ 竹筍上一片一片的皮。
箨字的翻译
- bamboo sheath, bamboo shoots
- Bambusrohr (S)
- enveloppe des pousses de bambou, écorce
箨的字源字形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