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的笔顺
箴字概述
〔箴〕字拼音是zhēn,部首是⺮,总笔画是15画。
〔箴〕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咸”,五行属木。
〔箴〕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竹,咸声。本义是缝衣用的工具。后作“针”。
〔箴〕字仓颉码是HIHR,五笔是TDGT86,TDGK98,四角号码是88253,郑码是MHAJ,中文电码是4631,区位码是8380。
〔箴〕字的UNICODE是U+7BB4,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668,UTF-32:00007bb4,UTF-8:E7 AE B4。
〔箴〕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5955。
〔箴〕字异体字是鍼、𥳒。
箴的意思
箴
zhēnㄓㄣ基本解释
①同“针”。
②劝告,劝戒。~言。~规。~谏。
③古代一种文体,以告诫规劝为主。~铭(“箴”是规戒性的韵文;“铭”是刻在器物或碑石上兼于规戒、褒赞的韵文。因其作用有相似之处,故后人多连称)。
详细解释
1.形声。从竹,咸声。本义:缝衣用的工具。后作“针”
2.同本义needle。
衣裳破绽,纫箴请补缀。 —— 《礼记》。
箴缕(针线);箴末(喻微细);箴管(指缝缀之事);箴盥(古代妇女承姑奉盥,视为箴规)
3.针炙治病所用的针形器具 probe。如:箴石(石制的针。古代治病之具。亦指可用以制针的石头);箴砭(古代用石针治病。后借喻为纠谬;规谏)
4.文体的一种,以规戒为表达的主题a type of didactic literary composition。
箴顿挫而清壮。 —— 晋· 陆机《文赋》。
箴铭(文体名。箴是规戒性的韵文;铭在古代常刻在器物上或碑石上,兼用于规戒、褒赞)
◎规劝,告诫admonish。
贤袭人娇嗔箴 宝玉,俏 平儿软语救 贾琏。 —— 《红楼梦》。
箴谏(劝谏别人改正过失);箴砭(指出并纠正错误);箴规(劝谏,规戒);箴诫(规劝告诫);箴诲(规劝教训);箴训(箴戒;规训)
箴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26頁,第13字
同文書局本: 第890頁,第21字
標點整理本: 第850頁,第21字
音《廣韻》:職深切;《集韻》、《韻會》、《正韻》:諸深切,音斟。
《說文》:綴衣箴也。
《禮・內則》:紉箴請補綴。
例又,古者,以石爲箴,所以刺病。
《前漢・藝文志》:醫經,箴石湯火所施㊟。〔註〕箴,所以刺病也;石謂砭石,卽石箴也。
《山海經》: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註〕可以爲砥針治癰腫者。
例又,規戒也。
《書・盤庚》:猶須顧于箴言。
《左傳・襄十四年》:工誦箴諫。
《前漢・揚雄傳贊》:箴莫善于《虞箴》,作《州箴》。〔註〕九州之箴也。
《玉海》:箴者,諫誨之辭若箴之療疾,故名箴。
例又,姓。
《風俗通》:衞有大夫箴莊子。
例又,《爾雅・釋訓》:一羽謂之箴,十羽謂之縛。
例又,官名。
《左傳・宣四年》:子文孫箴尹克黃。〔註〕箴尹,官名。
例又,魚名。
《山海經》:栒狀之山,水出焉,其中多箴魚,其狀如儵,其啄如箴。
例又,鳥名。司馬相如〈上林賦〉:箴疵鵁盧。〔註〕張揖曰:箴疵,似魚虎而倉黑色。
例又,草名。
《神異經》:桂林有睡草,見之則令人睡。一名醉草,亦呼爲懶婦箴。
《韻會補》:一曰竹名。
例亦通作。
《前漢・司馬相如傳》:箴疵鵁盧。箴疵,鳥名,《說文》作鴜。
音又,《集韻》:口減切,音槏;古斬切,音減──竹名也。
例又,《韻會補》與鍼同,諸韻別出箴爲箴誡字,又通作針。
卷目:考證・未集上 部首:竹部
愛日堂藏本: 第502頁,第1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61頁,第33字
《前漢・藝文志》醫經箴石湯火所施。
謹按原文醫經字不與箴石相屬爲句,今照原文改用度箴石。
《書・盤庚》猶須顧于箴言。
謹照原文須改胥。
《爾雅・釋訓》一羽謂之箴,十羽謂之縛。
謹照原書釋訓改釋器。照原文縛改縳。
注解
〔箴〕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箴〕字拼音是zhē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咸,五行属木。
〔箴〕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竹,咸声。本义是缝衣用的工具。后作“针”。
〔箴〕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ēn] ⑴ 同“针”。⑵ 劝告,劝戒⑶ 古代一种文体,以告诫规劝为主
箴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職深切頁碼第145頁,第17字續丁孫
箴
綴衣箴也。从竹咸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九反切止沈反頁碼第372頁,第1行,第2字述
綴衣箴也。從竹咸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五上反切職㴱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784頁,第1字許惟賢第349頁,第9字
綴衣箴也。
段注綴衣,聯綴之也。謂籤之使不散。若用以縫則从金之鍼也。《尙書》贅衣卽綴衣也。引伸之義爲箴規。古箴鍼通用。《風俗通》曰:衞大夫箴《莊子》。今《左傳》作鍼《莊子》。
从竹。咸聲。
段注職㴱切。七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箴規之箴猶刺字(後作字)。
白话解释
箴,缝衣的竹针。字形采用“竹”作边旁,“咸”是声旁。
箴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288頁,第3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386頁,第5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297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192頁,第2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180頁,第2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649頁,第4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149頁,第1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2633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953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15頁,第31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190頁,第2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1504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4917頁【補遺】第16722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403頁,第5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390頁【崇文】第1557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580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197頁,第7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四冊,第688頁,第2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469頁,第1字 |
箴字的翻译
- needle, probe; admon
- ermahnen, warnen , Zhen (Eig, Fam)
- aiguille, sonde, avertir, exhorter
箴的字源字形
秦 简 睡虎地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