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lài ㄌㄞˋ

⺮部 共22画 上下结构 U+7C5F
汉语字典

⺮部

22画

4画

上下结构

lai

lài

TGKM 86 、 TSKM 98

HDLC

MFRL

88986

7C5F

3143141251234352511134 撇、横、点、撇、横、点、横、竖、横折、横、竖、撇、点、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籟的笔顺

折叠展开

籟字概述

折叠展开

〔籟〕字拼音是lài,部首是⺮,总笔画是22画。

〔籟〕字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賴”。

〔籟〕字仓颉码是HDLC,五笔是TGKM86,TSKM98,四角号码是88986,郑码是MFRL

〔籟〕字的UNICODE是U+7C5F,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839,UTF-32:00007c5f,UTF-8:E7 B1 9F。

〔籟〕字异体字是

籟的意思

折叠展开

làiㄌㄞˋ

基本解释

古代的一種簫。

孔穴裏發出的聲音,泛指聲響。天~。萬~俱寂。

籟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58頁,第17

同文書局本: 第904頁,第44

標點整理本: 第865頁,第23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籟落蓋切,音賴。
說文》:籥三孔也。大者謂之笙,中者謂之籟,小者謂之箹。
爾雅註》:簫,一名籟。
史記・司馬相如傳》:摐金鼓,吹鳴籟。〔註〕籟,簫也。

又,凡孔竅機括皆曰籟。
莊子・齊物論》:人籟則比竹,地籟則衆竅是已。

又,叶力制切。宋玉〈高唐賦〉:緣葉紫裏,丹莖白蔕;纖條悲鳴,聲似竽籟。〔註〕蔕,丁計切;籟,力制切。

卷目:考證・未集上 部首:竹部

愛日堂藏本: 第512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662頁,第16

《史記・司馬相如傳》摐金鼓,吹鳴籟。

謹照原文摐改摐。

注解

〔籟〕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籟〕字拼音是lài,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賴

〔籟〕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ài] ⑴ 古代的一種簫。⑵ 孔穴裏發出的聲音,泛指聲響

籟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籟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amboo flute; pipe; various sound
  2. Musik (S)
  3. (ancien instrument à vent chinois)​, bruit sonore

籟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籟(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籟(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籟(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籟(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