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chī zhǐ

糹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U+7D7A
汉语字典

糹部

13画

7画

左右结构

chi zhi

chī zhǐ

XQDH 86 、 XRDH 98

VFKKB

ZOGL

24927

U+7D7A

絺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10頁,第19

同文書局本: 第924頁,第22

標點整理本: 第886頁,第25

廣韻》:丑飢切;《集韻》:抽遲切,絺音郗。
說文》:細葛也。
書・益稷》:黼黻絺繡。〔傳〕葛之精者曰絺。
詩・周南》:爲絺爲綌。〔疏〕煮葛以爲絺綌。
禮・曲禮》:爲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絺。〔疏〕細葛爲巾。

又,《正韻》:抽知切,音摛──義同。

又,地名。
左傳・隱十一年》〔註〕:絺在野里縣西南。

又,姓。
姓氏急就篇》:周有絺邑,以邑爲氏。晉智伯臣有絺疵。

又,《集韻》:展几切──黹,或作絺。

卷目:考證・未集中 部首:糸部

愛日堂藏本: 第526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1663頁,第4

《左傳・隱十一年註》絺在野里縣西南。

謹照原文野里改野王。

注解

〔絺〕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絺〕字是多音字,拼音是chī、zhǐ,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希,五行属

〔絺〕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糸( mì ),希声。本义是细葛布。

〔絺〕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ī] ⑴ 细葛布。⑵ 细葛布做的衣服。⑶ 古邑名,中国春秋时的周地,故址在今河南省沁阳县西南。⑷ 刺绣。⑸ 喻修饰文词。⑹ 姓。

絺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絺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