繑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42頁,第4字
同文書局本: 第938頁,第23字
標點整理本: 第901頁,第15字
音《集韻》:丘祅切,音蹺。
《說文》:絝紐也。
《管子・輕重篇》:絏繑而踵相隨。
音又,《集韻》:牽幺切,音鄡──義同。
音又,《集韻》:訖約切,音脚──屐或作繑,亦作鞽,通作蹻。
卷目:考證・未集中 部首:糸部
愛日堂藏本: 第537頁,第2字
同文書局本: 第1663頁,第36字
《集韻》訖約切,音脚。屐或作繑,亦作鞽,通作蹻。
謹照原文屐改屩。
注解
〔繑〕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繑〕字拼音是qiā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喬。
〔繑〕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iāo] ⑴ 套裤上的带子。⑵ 一种缝纫法,把布帛的边向里卷,然后缝起来,外面不露针脚
繑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繑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