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复制 打印字帖

sǎn ㄙㄢˇ

糹部 共18画 左右结构 U+7E56
汉语字典

糹部

18画

4画

左右结构

san

sǎn

XAET

VFTBK

ZEQM

28940

7E56

554444122125113134 撇折、撇折、点、点、点、点、横、竖、竖、横、竖、横折钩、横、横、撇、横、撇、捺

繖字概述

折叠展开

〔繖〕字拼音是sǎn,部首是糹,总笔画是18画。

〔繖〕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糸、散”或“糹、散”。

〔繖〕字仓颉码是VFTBK,五笔是XAET,四角号码是28940,郑码是ZEQM

〔繖〕字的UNICODE是U+7E56,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2342,UTF-32:00007e56,UTF-8:E7 B9 96。

繖的意思

折叠展开

sǎnㄙㄢˇ

基本解释

同“伞”。

繖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43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938頁,第37

標點整理本: 第901頁,第25

廣韻》、《韻會》:蘇旱切;《集韻》:顙旱切;《正韻》:蘇繖切,繖音散。
說文・新附字》:蓋也。
廣韻》:繖,絲綾。今作繖蓋字。
史記・五帝紀》:舜乃以兩笠自扞而下去。〔註〕皇甫謐云:兩繖,繖,笠類。
晉書・王雅傳》:遇雨,請以繖入。

又,《廣韻》:蘇旰切;《集韻》:先旰切;《正韻》:先諫切,繖音散──義同。

類篇》亦作繖、傘,《集韻》或作繖

注解

〔繖〕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繖〕字拼音是sǎ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散

〔繖〕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ǎn] ⑴ 同“伞”。

繖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繖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三上反切穌旱切頁碼439頁,第30

異體

𦇕蓋也。从糸聲。

繖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69頁,第11字
2陳昌治本第1119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833頁
4說文校箋第584頁,第11字
5說文考正第522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1932頁,第1字
7說文探原第6496頁,第1字
8說文集注第2784頁,第3字
9說文標整第347頁,第10字
10標注說文第560頁,第4字
11說文注箋第4616頁,第2字
12說文詁林第12828頁【補編】第14915頁
13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275頁,第2字
14古字釋要第1219頁,第5字
15新附通誼第70頁,第2字

繖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umbrella, parasol, parachute
  2. Regenschirm, Schirm (S)
  3. parapluie

繖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繖(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繖(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繖(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繖(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