繖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43頁,第3字
同文書局本: 第938頁,第37字
標點整理本: 第901頁,第25字
音《廣韻》、《韻會》:蘇旱切;《集韻》:顙旱切;《正韻》:蘇切,
音散。
《說文・新附字》:蓋也。
《廣韻》:繖,絲綾。今作繖蓋字。
《史記・五帝紀》:舜乃以兩笠自扞而下去。〔註〕皇甫謐云:兩繖,繖,笠類。
《晉書・王雅傳》:遇雨,請以繖入。
音又,《廣韻》:蘇旰切;《集韻》:先旰切;《正韻》:先諫切,音散──義同。
例《類篇》亦作、傘,《集韻》或作
。
注解
〔繖〕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繖〕字拼音是sǎ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散。
〔繖〕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sǎn] ⑴ 同“伞”。
繖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搜词典整理。繖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